反击!商务部对美欧日发起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
就在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前一天,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台湾地区及欧、美、日的共聚聚甲醛产品做反倾销立案调查。据台湾《》20日报道,中国商务部19日表示,4月22日收到陆企代表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经初步审查,申请人符合大陆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规定,决定自今年5月1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限通常为一年,即应在2025年5月19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大陆企业在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点名了台塑企业及长春集团与日本合资的台湾宝理塑料公司,另有日本3家、欧美各1家生产商。申请书还称,初步估算2023年的倾销幅度,美国为45.07%、台湾地区32.67%、日本31.45%、欧盟23.8%;自四地的进口价格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23年比2022年下降15.03%,这些厂商以低价打击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的意图和效果明显。
该调查是基于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的申请,涉及的企业包括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申请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我国就曾对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在5年期的措施到期后复审,又裁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继续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
台媒20日称,大陆自去年4月对台发起贸易壁垒调查后,持续对台出招。例如去年12月15日,大陆宣布台湾构成贸易壁垒,并于同月21日中止部分ECFA产品对台关税减让,涉及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石化行业税目产品。今年4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又认定台湾的聚碳酸酯存在倾销,4月20日起征收反倾销税。
2024年4月19日: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进口聚碳酸酯进行反倾销最终裁定,认定存在倾销并决定自4月20日起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税率依据公司不同在9.0%至22.4%之间。
2024年4月19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进行反倾销初步裁定,认定存在倾销并决定自4月20日起征收保证金,保证金比率为43.5%。
2024年3月22日:宣布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间苯二酚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调查问卷发放给相关方。该反倾销措施于2013年3月22日开始实施,税率分别为日本40.5%和美国30.1%,并在2019年3月22日决定继续征收,实施期限为5年。
2024年3月19日公告:决定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征收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并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该措施于2018年3月19日开始实施。
2024年01月22日公告:于2019年1月22日开始对原产于日本和印度的进口邻二氯苯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分别为70.4%和31.9%,实施期限五年。商务部决定自2024年1月23日起,决定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并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据中国化信咨询的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聚甲醛的总产能达到了178.5万吨/年,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产能为59万吨/年。2022年,中国共有聚甲醛生产企业8家,总产能为45万吨/年。至2023年底增加至11家,总产能提升至59万吨/年。
尽管中国聚甲醛产业的产能和产量均呈现稳定增长,然而在高端产品的应用方面,如高的附加价值的汽车配件和高端电子电器行业,国产聚甲醛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由于这些领域的行业门槛较高,国内产品难以进入。
2023年,中国聚甲醛的进口量为33万吨,显示出对高端聚甲醛产品的强劲需求。
调查中所说的“共聚聚甲醛”,在台湾被称为“聚甲醛”,为热塑性的工程塑料,大多数都用在小齿轮、刀柄、紧固件等工程零件,也被应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据台媒报道,台湾聚甲醛在2023年出口至大陆约4.7万吨,约7900万美元。针对大陆的反倾销调查,台“经济部”19日称,台湾聚甲醛出口厂商集中性高,未来将协助业者进行贸易救济,并拓展市场。台“经济部”还称,台湾出口大陆的聚甲醛占总出口市场的六成,别的市场还包括越南、土耳其、印度。以2021年至2023年的统计来看,占大陆聚甲醛总进口值约12.7%至14.1%,为大陆第四大进口来源。
被点名的台塑称,该企业年产4.5万吨共聚聚甲醛,主要销往大陆、印度、东南亚,被调查的项目属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销往大陆免关税,未来若要征反倾销税,势必造成影响,台塑会配合调查。台石化公会称,反倾销的谈判主要是针对公司,台塑及台湾宝理塑料必须向大陆提出没有反倾销的证据,包括成本价格等。现在的台当局和大陆缺乏交流,之前是聚碳酸酯,现在是聚甲醛,虽不是大宗商品,但是价值高,“近期大陆都对这种量小、价高的产品做反倾销调查,警告的态度浓厚,如果当局重视台湾石化业市场萎缩,就应该正面去谈”。台石化业界的人说,有ECFA给予零关税优惠,台商进入大陆巿场至少有竞争的机会,若没有ECFA则要被征2%至6.5%的关税,跟竞争对象韩国与大陆当地业者相比,将失去竞争力。
商务部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将有望维护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的利益,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内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预计在政策的保护下,国内市场环境将得到一定的改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也将有所提升。
反倾销措施可能使进口商品的价值上升,增加消费者购买成本,并可能会引起依赖进口的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加,影响其利润。
如宝理株式会社于5月初即宣布提高POM产品出厂价格,每千克上调0.1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0.75元,换算成吨则为750元。
另外,旭化成塑料(上海)有限公司亦于近期发布调价通知,宣布其均聚甲醛(POM)产品价格持续上涨3元/千克,折合人民币约为3000元/吨。
到今天,随着欧美日对我国贸易的围追截堵,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之际,我国和欧美日之间的贸易紧张,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亦或是看谁率先妥协,经过谈判达成共识。
这也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如果分歧存在且不可磨合,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变成了要么继续加征一定的关税,要么坐下来谈判达成共识。不反击!是选择哪种,对我们来说,都算不得一个好消息。
总之,反倾销措施的影响是双重的。反倾销既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也可能会引起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实施时需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贸易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石化综合商务部、中国化信咨询、WELINK塑料、化工新材料、环球时报整理报道